東莞市交通運輸、海事、航道等部門圍繞橋梁、橋區水域、內河航道、水上運輸等四個方面,聯合開展防范船舶碰撞橋梁專項治理工作,推動健全安全責任體系,完善橋區標志標識,提升橋梁防撞能力,建立防范船碰橋的長效工作機制。近年來,東莞市公路事務中心對G107線江南大橋等6座通航橋梁實施了防撞能力提升工程,通過設置柔性防撞墩提升橋梁防撞能力。
三、實施智能監測,守護橋梁健康
近年來,東莞市公路事務中心推動橋梁管養智能化,完成了中堂大橋等15座通航橋梁的智能防撞預警系統建設,設置激光龍門架預警系統、VHF甚高頻呼叫系統及視頻記錄系統,并將有關數據與海事部門AIS信息服務平臺對接,通過船上安裝的呼叫廣播系統,能夠實時有效地通知超高偏航船舶及時避險,并對違法船舶實施非現場執法,采集相關證據,有利于事故后續工作的跟進。據統計,自防撞預警系統投入使用以來,累計發布預警信息37000條,發生船擦碰橋頻次明顯下降,事故率下降約70%。與東莞理工學院合作共建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加強對東莞水道特大橋、大汾北特大橋等城市長大橋梁的安全運營監測。同時,通過建立監控中心,安排人員24小時輪班,對重點橋梁進行實時視頻監控,視頻實時上傳至省普通公路網管理平臺視頻系統,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問題,迅速響應處置,扎實做好橋梁安全運行服務保障。
四、堅持黨建引領,彰顯“雁陣”效應
為提高全市各鎮街對隱患橋梁整治的重視程度,東莞市將隱患橋梁整治工作納入市重點工作任務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加快整治進度。2023年,東莞市將隱患橋梁整治工作納入由市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開展的整治鄉村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問題的專項工作中,按照“一橋一方案”原則,實行“清單化管理+銷號制落實”,指導督促責任單位限時處置,消除橋梁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確保橋梁運營安全。其中,沙田鎮環保城橋于2022年被評為D級橋,因鎮街資金緊張問題,加固維修工程未能按計劃開展。在本次專項工作中,市委掛牌督辦,沙田鎮高度重視,積極謀劃部署、籌措資金,于2023年11月組織施工單位對該橋梁進行裂縫處理、混凝土缺陷修補等病害處置,并于2023年12月底完成整治工作。
五、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為深刻汲取近年船碰橋典型事故案例的經驗教訓,今年3月,東莞市組織召開了全市防范船碰橋警示教育會,要求各相關園區、鎮(街)橋梁管養單位、航運企業要切實按照交通、海事、公路、航道等部門提出的具體要求,做好船碰橋隱患治理三年行動鞏固提升工作,全面排查、深入查找短板隱患,做好隱患整改,有計劃對存在先天不足的通航橋梁進行改造,不斷提升航標管養水平,維護好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的穩定。
為切實做好通航橋梁養護管理工作,有效防范船碰橋事故,東莞市公路事務中心多次組織到市海事局調研交流通航橋梁安全運營工作。雙方就防范船碰橋的“四定”“三限”監管機制、船舶動態通報小程序、橋梁上部結構防撞設施等有關做法和可行性、橋梁預警系統的設置和日常維護管理、溝通聯系機制及應急協同處置等方面工作進行磋商,并達成了共識,共同加強防范船碰橋風險管控工作。同時,建立健全宣傳教育、自檢巡查、信息通報、聯合執法、全域水上交通管制等方面的協調聯動機制,加強對航運企業的監管,牽住“牛鼻子”,加強“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運用,形成工作合力,保障橋梁安全。